首先,墨子的“兼爱”主张是一种不分等级、无差别的爱,他认为人们应该平等地去关爱所有人,这种爱不同于儒家提出的“仁爱”或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情。兼爱的理念要求人们摒弃自私和偏见,以一种更为宽广的胸怀去对待他人。墨子认为,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兼爱,那么社会上的冲突和矛盾就会大大减少。

其次,“非攻”是墨子针对春秋战国时期频繁发生的战争而提出的主张。非攻意味着反对侵略性的战争,倡导和平。墨子认为战争只会带来破坏和苦难,因此他提倡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。这一主张体现了他对普通民众生命财产的尊重,并且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墨子的“天志”和“明鬼”观念是他宗教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天志是指墨子相信天有意志,能够监察和裁判人间的行为。明鬼则是指墨子相信鬼神的存在,并认为鬼神会对人的行为做出奖惩。这些信仰对墨子的政治哲学和社会伦理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,他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道德和政治上的天人感应观念。
此外,墨子还提出了“尚同”和“尚贤”的政治主张。尚同是指社会秩序应该建立在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之上,而尚贤则是指***官员的选拔应该基于他们的才能和品德,而不是出身或财富。墨子认为,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正和效率,并促进社会的整体福祉。
在经济方面,墨子主张“节用”和“节葬”。节用是指反对奢侈浪费,鼓励简朴生活,特别是反对统治者不必要的奢华和铺张。节葬则是指反对过度的丧葬习俗,主张丧葬活动应当简洁朴素。墨子认为,过度的消费和浪费不仅对个人无益,也会对社会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分配。
最后,在认识论方面,墨子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和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。他提出了以耳目之实作为认识的来源,并试图以此来排除个人主观成见对认识的影响。
总的来说,墨子的思想主张体现了一种务实、平民化的价值观,旨在构建一个公平、和谐的社会。尽管他的某些观点在当时受到了限制和忽视,但墨子的思想在后世仍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,并且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现代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