冻雨是由过冷水滴组成,在温度低于0°C的物体上降落时会立即冻结成冰的降水。它的形成通常需要特定的气象条件,例如较强的冷空气与暖湿气流相遇,造成近地层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,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。当这些雨滴在空中下落时,由于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°C,使得雨滴在接触到地面物体时迅速冻结成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。冻雨可以导致电线杆、树木、植被等被冻结,并可能引发交通安全问题和供电中断等灾害。

下雪则是更为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,雪是由大量的冰晶组成的,在空中是固体状态。雪的形成也是在云层中,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,水蒸气会直接凝结成冰晶或者雪晶,这些雪晶在空中相互碰撞并聚集形成雪花。雪花在降落过程中,如果空气中的温度始终低于0°C,那么它们将保持固体状态直到落地。雪的外观通常是六角形的,人们常常将其与冬季景色联系在一起。
至于雪粒子,它们不是冻雨。雪粒子是一种透明的丸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,质地较硬,直径常小于5毫米,降落至地面一般会反弹。雪粒子的形成与冻雨类似,都是由冰晶和过冷水滴在空中形成,但它们在降落过程中并未再次经历冻结过程,因此不会像冻雨那样在接触地面物体时形成冰层。
总结来说,冻雨和下雪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形成过程和外观特征。冻雨是由过冷水滴组成,在接触地面物体时会立即冻结成冰,而下雪则是由雪晶或冰晶组成的固体降水,在空中和地面都是固体状态。雪粒子虽然与冻雨在形成初期有相似之处,但它们在降落过程中的状态不同,因此雪粒子并非冻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