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助学贷款是中国***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设立的一项贷款政策。这项贷款的特点之一是在学生在校就读期间,贷款是免息的,这意味着学生在读书的时候不需要支付利息。这一政策由财政进行贴息,即由***承担这段时间的利息成本。这一点在多个搜索结果中得到了确认[2][5][7]。

然而,当学生毕业之后,贷款的还款条款会发生变化。根据现行的政策,如果学生毕业后选择立即一次性偿还贷款,则仍然可以享受免息优惠。但若是选择毕业后分期还款,则需要按照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。利息的计算方法是根据贷款金额、期限和当年的基准利率来确定的[2][5]。
值得一提的是,国家助学贷款的利率相对较低,这是因为它们是由***设定并受到政策支持的。根据最新的搜索结果,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的利率根据不同期限分为几个档次:短期贷款(一年以内)的利率为4.35%,中长期贷款(一年至五年)的利率为4.75%,而五年以上贷款的利率为4.9%[3]。这些利率水平是较为优惠的,并且旨在减轻借款学生的负担。
此外,国家助学贷款还设有一定的宽限期。在宽限期内,学生只需支付利息,无需偿还本金。这个政策有助于刚毕业的学生在找到稳定工作之前有一个缓冲期,不必立即承担本金偿还的压力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即使在宽限期内,利息也是需要支付的,否则可能会产生罚息并影响个人信用记录[4]。
总结来说,国家助学贷款在学生在校期间是免息的,由财政进行贴息。毕业后如果选择一次性偿还,则仍然享受免息优惠;如果选择分期偿还,则需要按照基准利率支付利息。因此,在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带来的资助的同时,借款学生也需清楚了解相关政策,合理规划还款事宜,以免对未来信用记录造成不良影响。